我不是潘金莲
140分钟
6.7
付费

百科词条
(2016) 电影
我不是潘金莲

上 映:
2016-11-18
地 区:
中国大陆
类 型:
喜剧剧情
导 演:
冯小刚
简 介:
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李雪莲(范冰冰 饰),为了纠正一句话,与上上下下、方方面面打了十年交道。打交道的过程中,她没想到一件事变成了另一件事,接着变成了第三件事。十年过去,她没有把这句话纠正过来,但她饱尝了世间的人情冷暖,悟明白了另外一个道理。李雪莲要纠... 更多

热播榜

本片搜索结果 更多结果

猜你喜欢

预告花絮

剧照

精彩评论

用心之作 2018-05-26

《我不是潘金莲》是一部严肃的现代“官场现形记”,明线是李雪莲的上访,探讨的其实是官司背后的生活逻辑。这部电影用圆形画框来展现镜头还是挺好看挺有新意的,画面很美,冯小刚导演在这方面很用心了,是很有想法的一个导演。范冰冰演这部电影突破很大,没有华丽的衣裳,把一个灰头土脸的村妇演的惟妙惟肖。 详情

初感惊艳 2018-05-17

我一直觉得冯小刚是一个80分的导演,总是交出80分的作品,可能也是为了突破,也是为了所谓的令人惊艳,(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不那么突出范冰冰的脸),所以本片采用了反正我之前是没有看过的圆形镜头展现方式,即所有的画面都在一个圆框里面。虽然这对影院四角位置的人相当不友好,但这还是让我感受到了惊艳。更令我惊艳的还... 详情

奇怪的官司 2017-07-24

电影是从一件李雪莲的官司开始的,在李雪莲离婚结婚,真离婚假离婚的叙述中,电影拉开了帷幕。不知道电影本身想表达什么,上访的不容易,制度的问题,法律的合理性?但是单看李雪莲的这起官司,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,李雪莲和丈夫为了二胎和分房子假离婚,没想到丈夫假戏真做,有了新欢,把假离婚变成真离婚,李雪莲吃了个哑... 详情

行业内的人永远不喜欢行业影片 2017-05-24

影片拍得很特别,镜头的运用,已经多少人说了。我觉得还行。故事是个让人心里发堵的故事,一个平常的事件,造成了多年的缠诉缠访,这个过程中,各种社会众生相。而且,不得不说,除了女主个别时候有点出戏,其他演员基本都演技爆表。而女主出戏的原因,估计也是太熟了,这张脸,这个人,曝光度太高。作为行业内的人员,接访... 详情

这片最不正常的地方是它涉及官民打交道环节都太正常了 2017-03-04

首发于微信公众号:movie432,文末有二维码噢~正如冯裤子试图扯万达裤子的那封告状信,冯小刚总会以两种截然不同的公众形象出现:一个是拍电影的冯小刚,一个是放炮的老炮儿。一个是拍了深刻大电影的冯小刚,一个是贺岁片(档)之王的冯小刚。冯小刚对此也困惑不已,他经常炮轰起观众,为什么不买单他的好电影。然后使尽躺... 详情

逻辑战争 2016-11-27

先说几个故事,老民警告诉我的。 第一件严重。发生在十几年前。初次上访的刘老太开了新手光环,刚下公交居然遇到某首长出行。她访感出众,在警察来得及反应前冲过机非隔离带,跪在路中间。司机一打方向,撞上绿化带,把首长的腰闪了。公安系统从局长到民警撤个遍,地方从省到县乌纱帽滚一地。事后全国马路加装人行... 详情

李安与冯小刚:“主旋律”的叛徒和卧底 2016-11-22

《比利·林恩的中场战事》与《我不是潘金莲》,上映后都被很多人给予了简单粗暴的标签式评价:主旋律电影。这个标签和两部电影本身之间的阴错阳差,倒是可堪玩味一番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:李安用一个主旋律的故事,在讲述中不动声色地对主旋律进行了反叛和瓦解;而冯小刚恰恰相反,本来声称要做一部批判主旋律的作品,由于种... 详情

如果一个农村妇女受了委屈,该如何解决? 2016-11-21

在我们老家的隔壁村子的隔壁村。发生过一件说起来蛮惨的故事。这是个真事。有一个中年男人有天中午在地里锄草,不小心锄头坏了,就去隔壁家想要借把锄头。隔壁家的小媳妇正在睡午觉,男人进屋问了一句,小媳妇答了句家里的锄头公公扛下地了,男人就出来了。小媳妇的婆婆过了会儿回到家,听见对门的大妈说,刚刚看见男人进你... 详情

别用自己的生命,为他人错误买单 2016-11-21

这个片子最打动我的地方,是在市场那里。到北京截访的光明县政府的人,在北京的市场找到了李雪莲,因为她来找表弟借钱付医药费。几个法院的人一起抱住了李雪莲,都没能打消她挣扎逃脱去继续告状的心,可是这时冲上来的县长一句话,却彻底打消了李雪莲的告状念头。县长说,李雪莲,我从县里坐飞机来北京,不是为了阻止你告状... 详情

冯小刚穿墙而过 2016-11-21

(文/杨时旸)原本,《我不是潘金莲》属于北方的粗粝和尘土,一个哀怨又执拗的农妇,穿越一道道人墙,耗尽时光奔赴她心中认定的真理。在电影的呈现中,冯小刚做了一次大胆的挪移。他把平铺直叙的北方变成了幽深婉转的江南。看起来,这种转化更多的是出于视觉上的考量,但最终,这个故事的内逻辑和发生的外部环境产生了一种... 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