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17
119分钟
8.5
付费

百科词条
(2019) 电影
1917

上 映:
2020-08-07
地 区:
美国
类 型:
剧情战争
导 演:
萨姆·门德斯
简 介:
1917年,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最激烈之际,两个年仅16岁的英国士兵接到的命令,需立即赶往死亡前线,向那里的将军传达一个“立刻停止进攻”讯息。 时间只有八小时,武器弹药有限,无人知晓前方敌况:死亡寂静之地、布满尸体的铁丝网、突如其来的敌军、随时毙命的... 更多

热播榜

本片搜索结果 更多结果

猜你喜欢

剧照

精彩评论

一场对战争最直白的描写 2020-01-24

在年度各大奖项及提名中,《1917》成为了出人意料的佼佼者。以《大破天幕杀机》出名的导演萨姆.门德斯也成为了学院和影评人的“宠儿”。作为影片,《1917》并不是十全十美。以长镜头呈现全片的做法是一把双刃剑。因为观众需要随着主人公不停地走动,电影少了停下来,静下来的时间。主人公虽然有背景故事,但塑造不深。配角... 详情

《1917》不一样的战争片 2020-01-24

《1917》,一部不一样的战争片 它运用长镜头,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,让整部电影的紧张感更加突出,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你感觉提心吊胆的 整部电影的节奏特别好,既不是那种从头到尾只看到战火纷飞,听到的都是炮火声而感到吵闹,也不会因主角行走在无人区而过份寂静,它的急和缓控制的非常好,至少让我在每次紧张后都... 详情

鲍勃·迪伦懂你 2020-01-24

1962年,Bob Dylan以其深具内涵的理念与技巧创作出《Blowing in the Wind》,这是他最早的抗议歌曲,对人们传统观念中男子汉的定义提出了质疑,希望世人能以和平而理性的态度来解决争端,不要再对世间的不幸视而不见、听而不闻,更不要再让无辜的人们继续丧生在战火之中。在门导呕心沥血打造的所谓“一镜到底,身临其战”的... 详情

稳定与不稳定之间——《1917》中的摄影美学 2020-01-23

荣获金球奖最佳影片的《1917》绝对称得上是奥斯卡的热门,而我则因《银翼杀手2049》迷上罗杰·迪金斯,在这部影片中的摄影美学的应用,罗杰·迪金斯告诉你,好莱坞王牌摄影师不是吹的。在这部电影的摄影美学中涉及颇多,但是对于我印象最深的还是,罗杰·迪金斯对于稳定感和不稳定感之间的塑造,形成了一种一张一弛的美感,将... 详情

漂落水面的梨花 如同那头母牛 是亘古在人的命运里被忽视的惊奇 2020-01-22

今年看到的最好的电影 好到在我能回过神来捕风捉影地写下自己的感受之前 不想去看分数和影评 以往养成了还未从影院出来就搜豆瓣评分的习惯 其实有时候觉得不是个很好的习惯 有意无意会在观影过程中形成自己将要为它打分的预设 保持一种自律的理性 会失掉观影那种完全把自己交出去的纯粹的心情 有时候不经意在电影院找回了这... 详情

《1917》:“一镜到底”的技术冒险与心理实验 2020-01-19

倘若下个月,《1917》真的拿下最终的奥斯卡最佳影片,它会是影史最易懂的一部奥斯卡BP(Best Picture)。片方自信发布“奥斯卡版海报”这不是一部靠故事取胜的电影,因为恐怕一个10岁孩童也能轻易明白它在发生着什么。《1917》天然带有双重矛盾。它当然是技术向电影,在“一镜到底”的概念确立之时,它就是一场技术冒险。全... 详情

一个电影美学家的里程碑 2020-01-18

Sam Mendes是真正意义上的“电影美学”导演,从美国丽人以来,就展现出利用蒙太奇进行视觉叙事的野心。1917是其集大成里程碑之作,长镜头蒙太奇,大色块分章,巧妙利用阴影效果等令人印象深刻。对比传统戏剧的台词推进,Mendes更希望用人物的行动塑造性格。全篇布局上借鉴了俄耳甫斯神话—地狱游历的主题,优缺点明显,最大... 详情

《1917》观感 2020-01-18

在法国南部尼姆市参加中国电影节,放片的10个厅的现代新影院,只放翻译成法语配音的各国新片。好容易在市内找到了个艺术影院Cinema Le Semaphore (可译做“信号灯影院”), 坚持放原声字幕版的外国片,于是就看了这部刚刚获得金球奖最佳影片的英国原声新片《1917》。 虽然台词我只听明白个四五成,但场面、视听... 详情

惊为天人的影像实验手法与反战意识背道而驰 2020-01-16

【香港院线观影IMAX版】相信观众对“一镜到底”的影片不会感到陌生,几年前有一部奥斯卡获奖片《鸟人》就是用类似的技术拍摄而成,而今年这部冲击奥斯卡颁奖季的大热片也不例外。这种技术用在惊悚恐怖类型片里比较常见,而在战争题材上可谓前所未见。虽说“一镜到底”意味着从头至尾都没有任何剪辑的痕迹,但是这部《1917》... 详情

曾经以为小丑是最佳,直到我遇到了1917 2020-01-15

一个人去看的上午场,看完在车里坐了十分钟平静了一下才开车回家,期间觉得很需要点一根烟。回家以后还是难以平静,回味了以下的几个片段:1。刚刚接到命令时男主一直在说服小胖等黄昏时刻再出发,为了有很好的掩护,小胖为了赶时间,更是为了尽快去二营见到兄弟,急急忙忙赶路。明显男主当时比较怯懦。而经过这一路的挫折... 详情